2019年10月30日,一年一度的建筑智能化行业盛会——第20届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以下简称:峰会)首站,在深圳拉开盛大的序幕。

本站峰会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千家智客主办,深圳市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协会承办,中国建博会支持协办。从2000年开始举办,历经岁月洗礼,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已经成为建筑智能化发展潮流的风向标,现场吸引来自智能家居、5G、人工智能、智慧安防、智慧社区、绿色建筑等领域的业内专家、知名厂商、设计院、集成商等400余人前来参会,围绕今年的“AIoT赋能建筑、人与空间”峰会主题,分享最新技术动态,共同探讨智能化行业发展趋势。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廖鸣镝发表了《长路前行,智能化新技术让建筑更智慧》的主题演讲。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廖鸣镝:智能化新技术让建筑更智慧

廖鸣镝认为,未来的智慧建筑应该是自学习、会思考,可以与人自然地沟通和交互,具有对各种场景的自适应能力,并且作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可以在更高的结构层次上高度互联。

会上,廖鸣镝与大家介绍了智慧建筑的概念、特征以及痛点,他认为现在的智慧建筑还存在很多问题,智能化系统缺乏完整的数据标准,系统之间无法有效地交换数据,后期系统维护成本费用高,智慧建筑智慧化系统方案缺乏可复制性,智能化专业未得到国家权威部门的重视,从业人员整体专业素质偏低等问题。

廖鸣镝还着重介绍了智能化常规系统配置以及舒适节能控制技术、开放集成管理平台、智能的无线覆盖、智慧布线方案、人脸识别技术、语音交互技术等当前13种智能化新技术。

以下是廖鸣镝先生的全部演讲内容,千家智客做了不改变原意的整理与编辑:

廖鸣镝:各位嘉宾,各位同行,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分享智能化新技术的应用,首先要感谢主办方和电气与自动化协会的何秘书长。

我分享的题目是《长路前行,智能化新技术让建筑更智慧》,要实现智慧建筑需要在座的大家一起努力,可能要经过一个长期艰辛的过程。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和大家分享。

一、智慧建筑—未来已来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人工智能、5G技术、物联网技术不断进步,深度学习算法体系和通用算法包的逐步成熟,“智慧建筑”的发展迎来了绝佳机遇。未来的智慧建筑应该是自学习、会思考,可以与人自然地沟通和交互,具有对各种场景的自适应能力,并且作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可以在更高的结构层次上高度互联。目前所处的时期是由智能建筑向智慧建筑过渡的时期,我们的智能建筑80%都存在比较大的问题。

到谈到智能建筑,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公司将建筑设备信息化、整合化概念应用于美国康乃迪克州哈特佛市的CityPlaceBuilding时,出现了首栋的智能型建筑,从此也揭开了全世界争相建造智能建筑的序幕。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用新技术手段推动社会发展的理念迅速在全世界得到认同,并形成“智慧城市”发展理念;2013年,我国设立了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引爆了智慧城市在中国的落地进程。到如今我国已经有600多个试点单位。

什么是智慧建筑?(《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有所定义,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基于对各类智能化信息的综合应用,集架构、系统、应用、管理及优化组合为一体,具有感知、传输、记忆、推理、判断和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整合体,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可持续发展功能环境的建筑。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为我们提供安全、高效、便利、愉悦、健康环境的建筑,同时里面所应用的新技术可更新、可扩展、有自学习能力。

二、智慧建筑特征与痛点

要了解智慧建筑和智能建筑,首先要了解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阿里巴巴2017年智慧建筑白皮书》里是这样描述智慧建筑特征:

(1)巨大的传感器网络和集中或分布式的综合控制系统。高效的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越来越低廉的高品质传感器、高度可控的设备,成为智慧建筑的“大脑”、“眼睛”和“手”;

(2)新型材料。更多环保、低成本、高强度、高隔音性能、对人体无害的材料;

(3)支撑用户办公的先进技术设备;

(4)环保以及关注用户的创新设计;

(5)集成统一的创新管理模式;

(6)新技术和概念的可渗入性。智慧建筑的框架结构允许内部的柔性,便于未来新设计和概念的引入。

智慧城市发展到今天已经将近600多个试点单位,进入了一个理性的探索阶段。那么取得哪些成就和存在哪些问题呢?

发展成就:(1)智慧发展理念形成共识;(2)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的智慧化水平大幅度提高;(3)城市治理模式得到创新。

存在的挑战:(1)重技术轻应用,用户体验感不强,(2)信息孤岛与碎片化问题仍广泛存在;(3)追求热点不注重自身;(4)可持续运营模式仍需探索。


存在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是不注重规范和不注重顶层设计,顶层设计难以落地,背离人们的期望规模越来越大,财政难以支撑,而且我们的顶层设计抓不住城市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执行难度估计远远不足。归根到底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业主甲方的原因,二是设计方乙方的原因。

甲方的原因,很多智慧城市投资不依赖顶层设计,走过场的专家评审,人治的智慧城市不会关心顶层设计,政府行为的短期化使顶层设计华而不实。乙方的原因,顶层设计落地难反映了乙方的设计思想脱离实际,设计者以自己的价值观替代甲方价值观进行设计,未能理解各利益相关方的真实需求。设计者缺乏用户的价值观,工程设计人员不理解不确定性,偏离了城市发展的核心目标,忽视组织化成本损害了可操作性。

不单单是智慧城市,智能建筑发展到现在,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阿里巴巴2017智慧建筑白皮书就提到以下问题:

1、智慧建筑系统主要是各垂直领域的智能系统的集成,这些5A垂直智能系统,即通讯自动化系统(CAS),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消防自动化系统(FAS)和保安自动化系统(SAS)比较封闭,相互之间缺少互通互联,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2、智慧建筑的垂直智能系统大多关注物业、楼宇自动化和绿色节能,缺乏对用户体验的系统性提升;

3、智慧建筑的智能系统多数是本地系统,缺少与互联网联接和跨系统的协同;

4、缺乏全面而完整的数据标准、模型,各系统之间无法有效地交换数据;

5、智慧建筑内产生的很多数据往往在一次性使用后即被抛弃,缺乏数据沉淀,潜在价值无法被进一步挖掘;

6、随着智能建筑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对物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6、缺少面向智慧建筑建设的行业云平台,信息化建设停留在传统的软、硬件收费模式;

7、智慧建筑智慧化系统方案缺乏可复制性,每个项目分别定制开发和集成,一次性投资方式不但造成建设成本过高,而且后期系统维护费用和难度都会增加。

9、缺乏支撑智慧建筑建设开发的系统性生态环境,缺乏基于群体智能的社会化创新环境,导致资源无法高效共享,好的实践无法快速推广,领先用户的需求无法驱动群体智能实现快速创新。

智能建筑在设计方面也存在问题,这里总结了6点:

1、智能化子系统多(30个以上)、专业面广、技术更新快;

2、要求设计师跨专业知识(如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会议系统等);

3、国家标准、规范滞后于技术、工艺、设备的发展;

4、智能化专业未得到国家权威部门的重视,至今无智能化专业职称;

5、从业人员整体专业素质偏低,依赖厂家协助设计现象普遍(问题是厂家设计质量普遍低下、倾向性明显、草率应付、缺乏统一标准规范等);

6、设计费严重偏低,设计人员工作量大,苦于应付,无法精心设计。

三、智能化常规系统配置

智能化常规系统配置,通常有5大点:1.信息设施及信息化应用系统;2.建筑设备管理系统3.公共安全系统;4.系统集成;5.防雷接地与机房工程。这五大系统又分成各个子系统,如下图:


四、智能化新技术让建筑更智慧

智能化系统新技术非常多,这里选择了13个新技术。它们都有比较多的成功案例,给项目带来的效益也很明显,特别是对生命周期的成本,生命周期的维护这些系统都比较低,值得推荐。

1、舒适节能控制技术

舒适节能型风机盘技术,风机盘管采用自校正变参量风机盘管控制技术,与传统控制技术相比,在室内舒适性、运行噪声、运行能耗三个方面有明显优势。

现有80%的项目实际上暖通都做得不够好,存在着水利平衡的问题,总是有一些环节冷冻水不够,不够冷,做变频空调时得不够冷偏热的房间就更热了,所以就存在着节能与舒适性的矛盾,一些使舒适性降低的技术都不是很靠谱。

2、开放集成管理平台


开放的智能化集成平台的特点:跨平台部署、数据呈现丰富、多终端访问、多协议集成、内嵌Niagara软件平台。

3、智能的无线覆盖

整个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内实现无缝漫游。系统能提供全面的安全防范技术手段,包括各种认证手段和加密机制。自动识别故障点、灵活管理各网络组上网速率及数据流量。


4、智慧布线方案

“智慧布线”从源头解决问题,不仅可以解决线路故障排查的困难,还颠覆了传统标签编码规则没有规范的问题,将标签管理数字化、标准化、系统化、智能化,从而大大减少网络线路故障,也大大减少后期大楼的运维难度和成本。管槽、外设都可以管理,结构化数据管理,链路拓扑一目了然。

5、电子铭牌方案

共享电子桌牌整体解决方案,实时更新桌牌显示信息,在会议准备已经安排妥善后,临时增加或修改与会者信息和会议内容,可以直接在后台软件上编辑并更新,不影响其他桌牌显示。单次会议多套信息显示模板,针对名字长短差异大,职位及单位名称不便告知的情况,有多套模板可供编辑并使用。会议签到,点击会议签到按钮,在后台会收到签到信息,显示签到人。签到时间,以便会议安排。任意调整显示与会者信息,后台可调节控制显示与会者企业单位、人名、职称。包括文字颜色、尺寸大小单位LOGO以及背景图案,都可以在后台编辑修改或是隐藏显示等。

6、移动办公和云会议系统

移动办公,支持虚拟桌面,移动工位,所有办公配套一应俱全,允许员工在不同地点完成自己的工作。

会议移动办公方案——云会议系统,使用者通过专用服务器,可快速高效地与全球各地团队及客户同步分享语音、数据文件及视频,而且云会议系统支持数据的传输、处理等复杂操作。云会议系统跟传统会议系统比较起来优势非常多,缺点就是安全性稍微差一些。


7、人脸识别技术、声纹识别技术

在出入口控制、访客及速通闸管理、云办公、多媒体会议、信息导引及发布、停车场管理等系统中可考虑人脸识别、声纹识别技术的应用。过去我们讲一卡通,现在我们讲一脸通,一脸通系统是大势所趋。

8、语音交互技术

(1)多媒体会议、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使用者可采用语音方式对会议室中控系统发出指令,以控制AV、灯光、空调等设备。办公室内员工可通过语音方式对办公室的空调、灯光等设备进行控制,控制权限可由系统后台进行设置。

(2)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采用语音识别方式,增加使用者与设备的人机交互,让使用者能更方便获取信息。

9、云存储技术

为租户提供专业、稳定的开放存储平台,解决用户大数据存储和访问问题,提高入驻企业效率、降低运营费用。

10、机器人技术

(1)采用机器人,为项目量身定做。商业、办公大厅等区域接待服务机器人,可根据入驻商业公司的需求提供定制机器人。

(2)智能机器人,可以做到语音控制、触摸控制等功能,同时还可以作为迎宾机器人使用,带给租客或员工提供不一样的惊喜。

(3)办公室机器人,可以作为办公经理一样存在,利用摄像头和扫描仪,能够绘制周围地图、识别桌椅和其他办公室雇员身份。可以收集办公室数据、监测办公室温度、检查防火门,并在接待处招呼客人。

(4)其余智能机器人,在办公楼中机器人可以完成包括接收快递并自动送达,来访人员自助登记,周边安全防范巡更等多样功能。

11、音视频展示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AR)、VR技术应用

VR虚拟显示技术,运用VR虚拟头戴显示方式,可以更好的将带显示信息呈现在眼前,现实感更加强烈。

AR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技术,是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通过电脑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

12、视频分析技术

视频分析技术主要分为特征分析和行为分析,特征分析大家都很熟悉,人脸识别,车牌识别;行为分析是打架斗殴、物品遗留统计,摄像头遮挡检测等等。


13、智慧酒店服务

智慧酒店服务,能够让客户从预订客房到离开酒店全过程,操作都变得简单,节省时间,同时降低酒店人员的成本。


我的汇报就到这里,实际上新技术有很多,我仅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在座很多专家、厂家能够有好的技术能够跟我分享,我会在合适的场合把你们的技术推广给业主,谢谢。